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4-17 1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犯罪的主观方面存在故意等。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一般会被处以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
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是代表武装部队执行公务、履行职责等活动和表明其成员身份的依据和凭证。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严重扰乱武装部队执行公务、履行职责的活动,危害国防利益。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或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所谓盗窃,即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公文、证件、印章的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公文、证件、印章取走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既可以是军人,又可以是非军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及印章而仍决意盗窃或抢夺。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二、
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的处罚标准是:
1.一般犯罪情节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与盗窃罪、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找法网提醒,主要表现在:
1.侵犯的客体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对象是一定的公私财物;
3.犯罪目的不同,后三罪的犯罪目的意在非法占有或毁坏公私财物。
如果行为人意欲盗窃、抢夺公私财物,但窃取、夺取的是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同时有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而后予以毁灭、买卖或加以变造的,应当以盗窃罪、抢夺罪与本罪或与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进行并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抢夺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抢夺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2.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
3. 主体为一般主体;
4. 在主观为故意。
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构成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的条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武装部队的印章而仍决意盗窃。
此外,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根据第十三条,任何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被视为犯罪。然而,如果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则不认为是犯罪。
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罪的构成要件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证件管理秩序。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