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怎样处理
更新时间:2024-02-05 1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尸检,进行尸检的时间是在患者死亡后四十八小时内。医患关系处理方法有双方当事人协商,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等。
一、
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怎样处理
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患者死因的可以进行尸检,但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当事人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二、
医患关系处理方法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医患纠纷的处理办法有:
1.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处理;
2.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处理;
3.由有关行政部门调解处理;
4.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
5.可通过法定的其他途径来处理。

三、
如何预防医患双方的纠纷
1.加强医院自律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风险意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要实施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科学化管理,做到医疗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改变过去的闭门办医模式,不断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患者死因不明怎么处理
针对患者死因不明的问题,可进行尸检以获取明确答案。这一程序应在有资格的机构进行,并获得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为了确保公正性,可委派代表全程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拖延可能会影响到死因判定的准确性。
医患纠纷患者出现死亡怎么处理好?
法律分析:
医疗事故死亡,医患双方可以和医院协商赔偿,包括医疗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如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计算:
1. 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 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 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最长赔偿30年。
6. 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按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 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 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9. 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0. 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11. 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五十一条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