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方式可以解除合同
更新时间:2024-07-30 13: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可以解除合同的方式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若因为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诉讼期是三年,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一、
以什么方式可以解除合同
1.约定解除。包括合意解除和约定解除权两种情形,也就是说,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
合同解除后诉讼期是多久
合同解除后诉讼期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合同解除后的违约责任怎么赔偿
合同解除后,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法典中解除合同有什么方式,怎么规定的
1. 《民法典》中解除合同的方式有约定解除、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
2. 约定解除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
3. 法定解除是指合同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当事人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
4. 协议解除是指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5.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6.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7.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8.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民法典中解除合同有什么方式
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方式有:
1. 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 合同中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解除合同;
3. 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承租人在以下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有权解除合同:
1. 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2. 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3. 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