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借款的追诉期有何规定
更新时间:2024-07-29 13: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借款不适用追诉期,而是诉讼时效。借款的诉讼时效是3年时间,从债权人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起算。需要注意的是,借款不还起诉的程序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决定是否受理等。
一、
个人借款的追诉期有何规定
个人借款没有追诉期,而是诉讼时效,借款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
借款不还起诉的程序
找法网提醒您,借款不还起诉的程序是:
1.起诉和受理,事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法院将根据起诉书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
2.民事案件中,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可向其中的任何一个辖区的法院起诉;
3.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4.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5.审理准备,对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收集相应的证据;
6.开庭,在确定的时间应公开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和其它诉讼相关人员;
7.其它。

三、
借款不还起诉的材料
借钱不还起诉所需材料如下:
1.借据、收据、欠条、付款凭证等证据;
2.向人民法院起诉时需要递交的起诉状、身份证明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本。人民法院受理后,等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判决;
3.判决书生效后,等债务人履行义务。债务人不履行的,可以让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人欠款的追诉期是几年?,有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1. 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追诉期为还款日期起的2年。
2. 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则追诉期为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的2年,但最长不得超过20年。
注明还款期限的欠款合同,诉讼时效从其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为两年。没有还款期限的欠款合同,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在两年内,权利人再次主张权利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除非出借人在借款人出具欠款合同20年内不主张权利,才会超出法律时效。
起诉个人借款纠纷诉讼期如何规定
我国法律对债务纠纷起诉流程中的时间规定如下:
1. 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时间是七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 法院发送起诉状副本至被告的时间是五日,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3.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时间是十五日,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 通知开庭的时间是在开庭三日前,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5. 普通案件的一审审理时间一般是六个月,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个人借款的追诉期是怎样的,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借款的追诉期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