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1-17 2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制售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条件是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般会由法院判刑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
制售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十六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几年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如下:
根据销售的金额进行量刑,一般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三、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3.侵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财产权;
4.在客观上表现为故意实施了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生产伪劣种子罪立案条件有什么
生产伪劣种子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侵犯的客体是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生产管理法规,生产及销售伪劣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对于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制造伪劣产品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制造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2.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伪劣产品的行为。
3. 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4.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对于制造伪劣产品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根据不同情节,将面临不同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具体处罚标准取决于销售金额的大小。
销售伪劣化肥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生产伪劣化肥罪的立案条件是:该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犯本罪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