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1-15 1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集资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区别是两者的行为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不相同以及侵犯的客体不相同。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等。
一、
集资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区别?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案区别如下:
1.行为的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包括据为已有、据为单位或者他人所有。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用于营利活动,以牟取暴利。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
2.行为方式不尽相同。前者是使用诈骗方法,即使用捏造事实、编造谎言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众财物;而后者则不要求必须使用诈骗方法,哪怕是以真实的方法来吸收公众存款,也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主要侵犯的是公司财产的所有权,而后者主要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诈骗的数额并不是量刑的唯一依据。
二、
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
3.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三、
非法集资案件如何报案
非法集资属于刑事犯罪,建议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的区别
集资诈骗和非吸有本质区别。集资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非吸则涉及违规吸收资金,处理多通过行政手段。若涉嫌集资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另外,如果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但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可以通过行政途径进行举报,由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查处。两者在法律责任和后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处理方式也不同。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有什么区别
非法集资罪和诈骗罪区别:
1. 诈骗罪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而非法集资罪则是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2. 诈骗罪的侵害对象是特定的个人或单位,而集资诈骗罪侵害的对象则是不特定的多数人。
非法集资与集资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的区别:
1. 行为的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而非法集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用于营利活动,以牟取暴利。
2. 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两者在行为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集资诈骗罪通常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欺骗公众,而非法集资则可能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进行资金的吸收。
3. 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非法集资则主要侵犯的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将根据不同情节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若行为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