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强拆房屋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24 21: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违建强拆房屋的法律责任要具体分析,如果是违法强制拆除违建的,则一般要承担行政处罚责任和民事责任等。需要注意的是,合法的违建强拆程序是进行调查取证、立案告知等。
一、
违建强拆房屋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违建强拆房屋的法律责任是:
强拆分为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和政府对被征收的房屋的强制拆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对强拆有明确规定,符合条件和程序的,强拆不违法。如果是合法强拆的,则不承担责任。
如果违法强拆的是行政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承担行政处罚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相关职责,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
违建强拆房屋的程序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机关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流程:
1.调查取证,调查现场勘察记录、调查询问笔录;
2.立案告知,向有关人员告知拆除事项;
3.审核决定,有关部门决定是否拆除;
4.强制执行,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三、
违建强拆房屋纠纷的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六个月,该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房屋被违法强拆的行政诉讼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违法强拆要承担什么责任
进行违法强拆的法律责任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可以强拆的情况是主体要是负责拆迁的行政机关,并且首先要与被拆迁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被强拆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请行政诉讼,如果既不复议也不诉讼的,并且需要被强制拆迁的建筑是可以强制拆迁的。
法律依据:《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
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
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第四十四条
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强制拆除违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强制拆除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指对于当事人人身自由或财产所实行的暂时性限制或控制。强制拆除属于《行政强制法》中所规定的行政强制执行。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br/>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br/>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br/>
(二)划拨存款、汇款;<br/>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br/>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br/>
(五)代履行;<br/>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