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采取假离婚方案有哪些风险要注意
更新时间:2023-12-04 20: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买房时采取假离婚方案注意的风险是婚姻关系没有依法解除,购房资格可能不受保护等。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双方一般不会受到处罚。离婚的方式包括了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一、
买房时采取假离婚方案有哪些风险要注意
买房时采取假离婚方案有以下风险要注意:
1.假离婚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婚姻关系宣告解除,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2.假离婚属于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一经发现不受法律保护;
3.一方财产没有按照正常离婚财产比例分配的,另一方无法追责。
二、
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处罚
找法网提醒您,假离婚逃避债务一般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只是债权人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是:首先应当由共同财产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三、
假离婚可以重新分割财产吗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假离婚这么一种说法,离婚后想重新分割财产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即一方当事人在分割财产时有欺诈、胁迫、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的,另一方须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出重新分割的,人民法院才会予以受理。
《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买房办假离婚有没有哪些影响
假离婚买房有如下法律后果和影响:
1. 假离婚不受我国法律承认,因此产生的风险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2. 离婚手续一旦办理完毕,双方即不再存在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享有夫妻权利,也不再负有夫妻义务。
因此,假离婚买房需要谨慎考虑,充分了解其法律后果和影响,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买房办假离婚是否有什么影响,有哪些相关规定
假离婚是指中国大陆夫妻双方为了满足一方或双方的某种需求,一致同意办理离婚手续,并且同时商定,在目的达到后再办理复婚手续。假结婚的不良影响,有不少“假离婚”弄假成真,最终没有复合,如果假戏真做,那么无房产一方将很难得到补偿,其应有的财产份额将很可能损失。
而且即使双方在离婚时签订补充协议,对房屋所有权进行约定,但该约定不具有对抗效力,其权益也很难得到充分保障。
假离婚的原因和目的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规避某些政策限制、获取某种利益等。然而,假离婚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离婚手续完成,法律上双方就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如果双方没有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复婚,那么无房产一方将很难得到补偿,其应有的财产份额也可能因此损失。此外,即使双方在离婚时签订了补充协议对房屋所有权进行约定,但这种约定在法律上并不具有对抗效力。也就是说,如果发生纠纷,法院可能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决财产归属问题。因此,在进行假离婚时,双方需要谨慎考虑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办假离婚买房手续有什么法律风险
办假离婚买房的风险有:<br/>
(一)假离婚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婚姻关系宣告解除,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婚姻关系不能恢复;<br/>
(二)假离婚属于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一经发现不受法律保护;<br/>
(三)一方财产没有按照正常离婚财产比例分配的,另一方无法追责。<br/>
法律依据:<br/>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br/>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br/>
第一百四十九条<br/>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br/>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br/>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