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征地矛盾怎样处理
更新时间:2023-12-20 20: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般情况下征地矛盾的处理措施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进行征地纠纷听证制度。政府征地程序包括了发布拟征地通告,询问意见组织听证,上报审批征地方案,修改并落地补偿安置方案,最后交付实施。
一、
一般情况下征地矛盾怎样处理
1.征地纠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跳出某个区域,如对某省国土资源厅的行为不服则可以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复议,如果在承办案件过程中担心某地方存在地方保护,则应该选择这样的救济途径。
2.征地纠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有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
3.征地纠纷中的民事诉讼。
4.征地补偿协调裁决。
5.征地纠纷听证制度。征地纠纷听证制度是指在土地征收纠纷中拟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决定,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主管部门组织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保证其陈述意见、质证和申辩的权利的制度。
二、
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内容
找法网提醒您,我国政府征地程序的内容:发布拟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组织听证;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实施补偿安置方案,交付土地。

三、
征地补偿费如何起诉
1.如果你首先作为原告,可以肯定的就是你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书,并且根据所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起诉后,并不是法院马上就通知你受理了。你要等几天,因为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或则口头起诉,要进行审查。
3.如果你对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案件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4.你知道了人民法院受理了你的案件后,你依然要等很长时间。因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天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同时,被告在收到起诉书之日起15天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5天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给你。
5.最后,你就等待人民法院通知你开庭时间了。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后,应当在开庭3天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所以,你无需担心收不到法院通知你开庭的时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征地对有纠纷的怎么处理
处理农村山地纠纷的方法是:首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调解。若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调解,或者协商、调解均未能达成一致,可以向辖区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得到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的利用现状。如果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满,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而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则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征地纠纷怎样处理
征地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br/>
(一)请求由当地县级以上政府进行第一步协调;<br/>
(二)协调双方未达成合意,则进一步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br/>
(三)对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br/>
法律依据:<br/>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br/>
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村予以公告。
<br/>
《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br/>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br/>
第十三条 <br/>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