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高息贷款起诉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更新时间:2023-10-27 1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面临高息贷款起诉要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是明确好贷款利率是否超出法律规定最高限额,对于超出的利息部分是可以免于支付的。高利贷的收入也需要进行交税。
一、
面临高息贷款起诉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高利贷被起诉了,首先可以确定该借贷的利率是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了,则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还是应当按时偿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
高利贷的收入要交税吗
要的,高利贷利息收入应纳税。高利贷不合法,不受法律保护,但不影响税法对收入纳税的规定。
找法网提醒您,个人借款于企业(非金融机构)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债权性股息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非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应缴纳增值税,同时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三、
高利贷罪的立案规定有哪些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贷款暴力催收,如何保证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当事人及家人遇到暴力催收时,通过截图、录音留下证据,向贷款方所在地的金融主管部门投诉,目前很多地区对于现金贷暴力催收很重视,正在陆续开展严打的活动,所以有可能收到投诉都会马上协调机构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被起诉借款纠纷,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借钱不还被起诉的,债务人应积极应诉,并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同时与债权人协商一致延长还款期限或者分期还款,要求债权人撤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