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既遂的判刑准则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诈骗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一般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情节严重的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财产。
一、
诈骗罪既遂的判刑准则有哪些
诈骗罪既遂判刑标准的规定:
1.犯诈骗罪既遂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
3.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忒额严重情节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
诈骗罪是否属于公诉案件范围
诈骗属于公诉案件。诈骗案件属于刑事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代表国家进行公诉,并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一经报警,除法定程序,报案人不得撤诉。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三、
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构成诈骗罪的条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诈骗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是哪些
诈骗罪的最新判刑标准:
1、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诈骗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
3、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骗取贷款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有哪些
骗取贷款罪既遂的最新处罚标准是: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贷款诈骗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贷款诈骗罪既遂的处罚标准的规定是:
1.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数额巨大的,处五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情形包括:
1. 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2. 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3. 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4. 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5. 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