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自首能否减轻处罚
更新时间:2023-12-22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交通肇事后自首能减轻处罚,常见的自首情况是交通肇事逃逸人主动到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说明事情的经过。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当事人误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而驾驶机动车离开现场等。
一、
交通肇事后自首能否减轻处罚
交通肇事后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交通肇事中自首的认定有以下三点: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
交通肇事逃逸不赔偿怎么办
1.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2.当事人可以通过交警部门给予协调;
3.如果协调不了,可以申请调解或者到法院起诉。
找法网提醒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八十五条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能减刑吗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自首不可以减刑,但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可能的。具体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构成自首,这将有助于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他们能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自己其他罪行,同样可以视为自首。而对于那些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嫌疑人,虽然不能通过自首直接减刑,但可以通过自首行为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能减轻刑事处罚吗
1. 交通肇事罪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24小时以上自首能否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24小时之内也算是肇事逃逸,此时如果进行自首,那么可以酌情对刑罚进行减轻或者从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