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3-10-18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复议的期限是六十天,行政诉讼的期限由具体情况决定,对于直接起诉的,其诉讼期限是六个月。行政诉讼的独特原则包括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选择复议原则等。
一、

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是多久

  行政复议期限是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行政诉讼期限是:直接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如果是复议后诉讼的,应当在接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后十五日内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二、

行政诉讼的独特原则有哪些

  1.选择复议原则;

  2.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3.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4.不适用调解原则;

  5.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期限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限是15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且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行政诉讼审理期限是多少天,有没有法律依据
1.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中适用的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四十五日。 2. 一审普通程序需要六个月;一审简易程序需要四十五日;二审审理的时间是三个月。 3. 法律规定用不同的审理程序时间限制也不同。 4.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5.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6.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什么
1. 行政复议期限: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2. 行政诉讼期限: - 直接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 复议后诉讼的,应当在接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后十五日内提起诉讼。 -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限如何算
1、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或者自由选择诉讼的案件,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2、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复议前置)或者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后诉讼的,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