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版权被侵犯应该如何处置
更新时间:2023-10-13 1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现版权被侵犯的处理方式是,可以与侵权人进行协商,协商处理不了的可以,相关部门应当对侵权人作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
发现版权被侵犯应该如何处置
版权被别人侵权的处理是:与侵权人协商,侵权人应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二、
版权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版权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
侵害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三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

三、
版权侵权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版权侵权赔偿的标准为:
1.侵犯版权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
2.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3.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
为保护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以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为目的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有关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情形除外。
本法所称的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经权利人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遭受版权侵犯时,应如何寻求合理的赔偿?
版权被侵犯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要求赔偿:
1. 收集证据:首先需要收集能够证明侵权行为及损失的证据。
2. 与侵权人协商: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可以尝试与侵权人进行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和解。
3. 诉诸法律: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赔偿。
4. 法院判决:法院将依据《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实际损失、侵权所得或权利使用费等因素,判决赔偿金额。
侵犯版权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版权侵权的处罚标准具体如下:
1、如果侵权违法经营额50000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若没有违法经营额、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50000元的,可以并处250000元以下的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主要作案工具;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涉及侵犯版权行为的应如何妥善处理
一、侵犯版权如何处理
1、侵犯版权的处理方式如下:
(1)自行协商,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调解,可选择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等双方信任的机关或者个人来主持调解;
(3)仲裁,可根据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民事诉讼,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可由有关机关提起公诉,著作权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侵犯版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版权的行为如下: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进行其作品发表;
2、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4、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
5、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应付报酬的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