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10-11 00: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是欺诈通过夸大事实来引诱对方签订合同,而诈骗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行为人犯诈骗罪的,法定的追诉期限是二十年。
一、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刑法上诈骗罪与民事上欺诈行为的区别是:
1.民事欺诈是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2.民事欺诈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而诈骗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
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找法网提醒您,起诉诈骗追诉时效是20年。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
诈骗犯罪的构成是什么
诈骗犯罪的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骗子和诈骗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在法律上,诈骗行为若未经法院最终判决,则不被认定为诈骗罪。对于诈骗行为,如果证据不足可能不会被起诉,但如果证据充分,可能会以诈骗罪进行处理。具体处罚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有所不同,可能包括判刑、罚金等。
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存在本质区别。合同诈骗罪特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的诈骗行为,涉及骗取财物并可能触犯刑法。而合同欺诈则更多涉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并不一定构成刑事犯罪。在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仔细甄别,依法行事。
民事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处理方式不同。民事欺诈通常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民事诉讼来解决,比如撤销合同、要求赔偿等。而刑事诈骗则需要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在处理这两种情况时,都需要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全,以维护自身权益,防止进一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