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起诉中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06 10: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交通事故起诉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是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原始证据的留存、双方和解时要签订书面的和解协议。起诉交通事故索赔需备提交材料是起诉状、医疗机构的诊断书、责任认定书等。
一、
交通事故起诉中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1.诉讼时效的问题,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败诉的风险会比较大;
2.原始证据的留存,对于一些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等花费的产生,一定要保留好原始发票,便于后期主张权利;
3.和解结案的,一定要签书面的和解协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
起诉交通事故索赔需备提交材料
起诉交通事故索赔需备提交材料有:
1.民事起诉状,包含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理由;
2.支撑诉讼请求的相关凭证。例如:造成人身损害后,在医院的治疗费用的票据、医疗机构的诊断书等;
3.发生交通事故后,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具有一定合法性和准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三、
索赔交通事故选择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交通事故索赔应该向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法院,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找法网提醒您,交通事故是侵权行为引起的,因此在受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应当按照侵权行为确定管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交通事故起诉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交通事故起诉之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 诉讼时效的问题,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超过时效则败诉风险增大。
2. 原始证据的留存,涉及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时,务必保留原始发票,以便后续维权。
3. 若选择和解结案,务必签订书面和解协议。
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有两个选择:一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二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若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未履行,当事人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机动车事故纠纷诉讼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交通事故诉讼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1. 应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
2. 起诉时应当将所有证据收集完毕并妥善保存,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3. 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在申请财产保全时,人民法院会根据情况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如果申请人无法提供担保,法院可能会驳回其申请。对于情况紧急的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保全措施。
在交通事故中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在交通事故中要注意细节:及时报警、注意保护现场和证据、积极与对方沟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