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

更新时间:2023-12-05 0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应当先进行劳动仲裁,一般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在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的终止期限等事项。
一、

如何确定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应当先进行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合同应具备这些内容:

  1.劳动合同的终止期限;

  2.劳动者的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报酬;

  5.劳动者应遵循的纪律;

  6.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

  7.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三、

劳动仲裁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如劳动合同等;

  4.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关于双倍工资争议,具体做法如下: 1. 若与雇主协商无果,务必在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以免错过时效。 2. 在仲裁过程中,准备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和工资条等,以证明自身权益。 3. 对仲裁结果不满时,需在收到裁决书后的十五日内按照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务必注意时效问题,及时行动以保障自身权益。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期限
未签劳动合同可申请劳动仲裁。具体操作:1. 收集证据,如工资单、工作记录等;2. 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申请书;3. 参加仲裁庭审,陈述事实和理由;4. 等待仲裁结果,不服可起诉。
不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1.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一年,提出双倍工资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 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的,应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最多支持11个月工资。 3.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4.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请问遇到了什么情况,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定位一个人需要遵循合法、合规、尊重隐私的原则
不小心点到了她强制下款,然后处理好了吗
建议立即收集证据,直接报警处理
如果是欺骗引诱发生关系,可能构成违法和犯罪。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