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1-19 1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年。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可以撤诉的,当事人可以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前申请撤诉。
一、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是什么?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可以撤诉吗

  起诉之后可以撤诉,在案件受理后随时可以申请撤诉,但是最晚要在判决做出之前,如果判决已经做出的,则不能申请撤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时效

三、

离婚财产分割书应该包含什么内容

  离婚财产分割书应该包含:

  1.夫妻双方的基本信息;

  2.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

  3.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的分割方法、内容;

  4.双方的约定承诺、签名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离婚后财产分割争议的诉讼时效究竟如何界定
针对离婚后财产分割争议的诉讼时效问题,关键在于理解三年诉讼时效的限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对于财产纠纷的解决方式,可以先尝试协商分割;若协商不成,可考虑调解;如调解无果,则建议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提供相关证据,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
离婚协议约定的财产分割要多久生效
离婚协议约定的财产分割协议效力长久,一旦双方自愿平等达成协议,即应按照协议执行。如遇争议,可先行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法院会结合具体情况,如双方的意愿、协议的公平性等因素,判断协议的效力,并依法作出判决。三个答案合计总字数与【解答内容】原三个答案的总字数保持一致。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有效期一般为多久?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持久,无论何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即应按照协议执行。如遇纠纷,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则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结合具体情况,如协议是否基于自愿、平等原则达成等,对协议的效力进行判定,并依法作出裁决。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联系平台客服了解还款渠道,若与平台沟通后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你可以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用钱宝
可以要求老板按照工伤支付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和后期治疗费。
你好,贷款需要先交钱是不全合理的
你好,具体是什么劳动纠纷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27分钟前
你好,如果你的狗狗有合法的养犬证,你可以尽快联系留检所,了解领回狗狗的具体要求和流程,按照要求缴纳相
韩翔律师
韩翔律师
31分钟前
您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帮您维护权利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