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收回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9-21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国家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收回规定有自动放弃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收回;城市建设需要的土地收回等。划拨土地符合一定的条件的,可以进行转让。划拨土地征收对土地不进行补偿。
一、

国家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收回规定有哪些

  划拨土地使用权被收回的情形有:

  1.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停止使用土地的;

  2.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收回土地的;

  3.因司法部门没收所有财产收回土地的;

  4.自动放弃土地的;

  5.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两年未使用土地的;

  6.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的;

  7.属于核准报废的土地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

  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无偿收回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

  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可以无偿收回,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

  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对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二、

关于划拨土地是否可以转让的疑问

  划拨土地是可以转让的。但是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

  4.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

国家土地使用权收回

三、

划拨土地征收怎样赔偿

  找法网提醒,划拨土地征收的赔偿只对土地上的附作物进行赔偿、拆迁对划拨土地是不赔偿的。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土地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320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国家划拨土地使用权收回有哪些规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使用范围是:第一个就是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政府可以收回土地;无偿取得划拨土地的使用权,因迁移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可以收回土地等情况。法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性质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性质
划拨土地使用权
回收国家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规定是什么?
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如下: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收回国家划拨土地使用权有哪些规定?
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如下: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
土地使用权的类别
土地使用权的类别
土地使用证
关于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下的决定
破产企业划拨土地使用权收回程序
你好,可以咨询相关的部门
划拨土地如何补偿
划拨土地如何补偿
划拨土地收回
五保户可以报销县级门诊费吗?
具体的报销数额以当地的政策为准
离婚时债务怎么处理2024
你好,如果属于夫妻共有债务,需要双方共同承担
双方打架一方报警另一方还需要报警吗
法律分析:打架斗殴,即便对方跑了也要及时报警,报警后警察会对打人者进行相应的处罚。殴打他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严重的触犯刑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离婚协议写了孩子抚养权归男方,抚养费由男方负责。现想以孩子名义起诉抚养费该怎么做?
诉讼离婚孩子抚养费问题先由双方协商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
医保断了一个星期补交后能不能使用
医保断交一个月后续上可以继续使用,医保断交只要补缴了就不会受影响,参保人员在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