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并发症医院赔偿责任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23-11-05 0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手术并发症医院赔偿责任的确定是如果医疗机构没有告知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则医疗机构需要承担未尽告知义务的责任。医疗事故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最长是二十年。
一、
手术并发症医院赔偿责任如何确定
若医疗机构未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则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医疗机构存在未尽告知义务的过错,若医疗机构告知了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医疗机构仍然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二、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医疗事故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医疗事故赔偿需要的材料
主张医疗损害赔偿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病历材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当事人身份证明、治疗相关的费用单据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手术并发症需要医院赔偿吗?
医疗事故赔偿有以下条件: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主观上存在过失,实施了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的行为;
2、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
3、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做完手术后产生了并发症?
法律分析:在做手术后患者出现医疗损害的,如果能证明是因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过错导致的,一般是由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手术后并发症能否追责
发生医疗事故后,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注意协商和调解的内容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br/>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br/>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br/>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