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遇到村庄不合作的宅基地确权问题
更新时间:2023-10-28 1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处理遇到村庄不合作的宅基地确权问题是需要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无法协商是可以选择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宅基地确权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了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村委会相关证明材料等。
一、
如何处理遇到村庄不合作的宅基地确权问题
1.协商处理。《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处理。”据此规定,公民之间产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2.行政复议。《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
3.行政诉讼。《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
宅基地确权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1.原集体土地使用证原件或宅基地批准文件;
2.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
3.村委会相关证明材料(宅基地使用村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办理任一宗宅基地使用证均需该村农民集体同意);
4.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1)原有土地证但户口后来迁出的,需提供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迁出证明原件;
(2)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法买卖房屋的,需提供房屋买卖协议原件;
(3)继承的,需提供派出所(村委、医院)出具的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继承的有关证明原件;
(4)分家析产的,需提供分家析产的有关证明原件。
5.与宅基地确权相关的其他材料。

三、
宅基地确权证什么时候发下来
找法网提醒,农村房屋确权发证的时间是自2013年开始,从确权到发证一般需要15至30个工作日,具体时间可以向乡政府国土部门咨询,农村房屋确权可以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条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宅基地存在纠纷,不能确认权利,如何处理?
宅基地纠纷不确权需要由本人向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用地申请;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召开其村民会议就村民提出申请进行讨论;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报乡人民政府审核。法律依据:《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讨论同意,并将申请宅基地户主名单、家庭人口、原有房屋间数面积、申请建房占地面积、位置等张榜公布后无异议的,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结果由村民委员会予以公布。
农村宅基地存在纠纷,无法确权,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农村宅基地没有确权的,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再次申请确权:
1、向确权登记机关申请补办登记;
2、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确权材料;
3、受理申请后,审核材料;
4、符合确权条件,颁发宅基地使用权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四条 土地调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土地权属以及变化情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变化情况;
(三)土地条件。
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报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地方土地调查成果,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公布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自上而下逐级依次公布本行政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
土地调查成果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
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如何处理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错误?
法律分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有误,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更正登记。权利人申请更正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不动产权属证书、证实登记确有错误等材料。利害关系人申请更正登记的,应当提交利害关系材料、证实不动产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材料以及其他必要材料。
法律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有错误,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权利人申请更正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不动产权属证书;
(二)证实登记确有错误的材料;
(三)其他必要材料。
利害关系人申请更正登记的,应当提交利害关系材料、证实不动产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材料以及其他必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