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区别辨析
更新时间:2023-10-25 13: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区别辨析在于两者的建设目的不同、定价不同、购房资格不同、产权限制不同等。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应当写明双方基本信息、权利义务等内容。
一、
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区别辨析
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区别如下:
1.建设目的不同。经济适用房的目的是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商品房的目的是盈利;
2.定价不同。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而商品房的价格一般由开发商自己决定;
3.购房资格不同。经济适用房要经过审查,商品房不用;
4.产权限制不同。经济适用房的产权会受限,而商品房不受限。
二、
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怎么写
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应当写明买卖双方姓名或名称等基本信息;买卖房屋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该房屋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交易价格、付款方式以及付款时间;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约定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三、
经济适用房价格怎么计算
1.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用于征用土地和拆迁补偿等所支付的征地和拆迁安置补偿费。
2.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所发生的工程勘察、规划及建筑设计等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3.列入施工图预(决)算项目的主体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
4.在小区用地规划红线以内,找法网提醒您,与住房同步配套设施的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以及按政府批准的小区规划要求建设的不能有偿转让的非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5.贷款利息按照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为住房建设筹措资金所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计算。
6.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想请教一下经济适用房和商业房的区别
1. 经济适用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具体包括面向社会公开发售的经济适用房,还包括回迁性质或康居、安居性质的房屋,以及按经济适用房管理的其他类房屋。
2. 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3.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经济适用房的购房合同跟商品房的有啥区别?
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的区别:
1. 经济适用房针对特定的群体,适用范围受限,而商品房则适用于所有主体。
2. 经济适用房属于有限产权,而商品房拥有完全产权。
3. 经济适用房不得自由转让,只有在满5年后因特殊原因向政府交纳土地出让金后才能转让,而商品房可以自由转让。购买经济适用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的,政府会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经济适用房满5年后,购房人上市转让的,需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选择按照政府规定的标准交纳相关费用后,取得完全产权。这些规定都应在购买合同中明确,并明确相关违约责任。
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的区别
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的区别:
1、经济适用房针对特殊的主体,适用范围有限,商品房适用所有主体;
2、经济适用房是有限产权,商品房是完全产权;
3、经济适用房不得自由转让,需要满5年后因特殊原因向政府交纳土地出让金后才能转让,商品房可以自由转让。法律依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
上述规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合同中予以载明,并明确相关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