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的时间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伤残鉴定的时间标准规定是在受害人结束治疗时,伤情相对稳定时进行鉴定,具体的鉴定时间在法律上并不作强制限制。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是由评定人携带好申请书到鉴定机构提出申请,并递交鉴定资料,等待审核后即可进行鉴定,最后依据鉴定结论确认赔偿款。
一、
伤残鉴定的时间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伤残鉴定要等伤者治疗结束康复后才能作鉴定。依据法律规定,伤残鉴定时间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伤残鉴定部门一般不接受个人委托,因此可申请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时机,目前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有的规定是自受到伤害之日起6个月,也有的是3个月,也有的规定1年,有的甚至更长。鉴于人身伤害的起诉时效为1年,并且起算点为: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这样,就导致一些受害人在受到伤害后如果在1年后经鉴定没有伤残的,可能出现“权利睡眠”之争,有的为因大意而过了诉讼时效。
二、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如下: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三、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后多久获赔
找法网提醒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做完鉴定,且当事人与保险公司达成赔偿协议的,那么保险公司一般会在10日内赔偿保险金。如果没有达成协议的,要在协商一致订立协议后的10日内再赔偿。如果是调解赔偿的,按调解书确定的期限赔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伤残鉴定标准2006年
伤残鉴定标准如下:
1. 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3. 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4. 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5. 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6. 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7. 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8. 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9. 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10. 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伤残赔偿标准包括:
1. 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2. 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
3. 停工留薪期工资。
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 伤残津贴。
6.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做伤残鉴定要多久
伤残鉴定时间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从申请到得出结论大约需要30至60天,特殊情况可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