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商业秘密与专利之间的法律差异
更新时间:2023-09-16 01: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商业秘密与专利之间的法律差异是是否公开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申请专利权需要公开,商业秘密一般不需要公开,专利保护的范围以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为准。商业秘密保护无期限限制。
一、
阐述商业秘密与专利之间的法律差异
商业秘密与专利之间的法律差异:
1.申请专利权要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且需要公开,而商业秘密则一般不予公开;
2.保护范围不同。专利保护范围以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为准,而商业秘密则根据其秘密性、价值性、竞争性、地域性、时效性等方面综合进行确认;
3.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其他不同之处。
二、
商业秘密保护的期限
找法网提醒您,商业秘密保护无期限限制。但只要商业秘密仍满足价值性、秘密性、竞争性等特征的,就会受到法律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具有商业价值,不为公众所知悉、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应当予以相应的法律保护。

三、
商业秘密泄露该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 一般来说,泄露商业秘密给权利造成损失的,侵权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如果泄露商业秘密造成权利人损失较重的,根据具体情况,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3.行政责任,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商业秘密与专利权区别
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的选择依据为专利保护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商业秘密保护则不能。专利保护力度较大,但是要公开一些信息,在此后维权过程中针对性明确,便于操作和认定;商业秘密保护权利人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能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不为他人所知晓的技术或经营信息,在保护阶段权利人举证义务较重。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四十二条<br/>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br/>
自发明专利申请日起满四年,且自实质审查请求之日起满三年后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就发明专利在授权过程中的不合理延迟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但由申请人引起的不合理延迟除外。
<br/>
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对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的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补偿期限不超过五年,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权期限不超过十四年。
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的不同
对于选择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两种保护方式的进行选择的方法如下:
1、已经公开的、周期长的,适宜选择专利保护;
2、不属于专利法保护、创造性高度不够、公开容易造成损失的客体,适宜选择商业秘密保护;
3、选择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其他确认方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专利法》第六十四条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