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9-14 0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规定了环境保护方面、资源保护方面、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等。
一、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规定如下:
1.环境保护方面: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2.资源保护方面: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农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煤炭管理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线保护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二、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台治理的原则。
3.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
4.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5.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三、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的内容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细则,法律上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机关是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第十四条:环境保护税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征收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对污染物的监测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税务机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分工协作工作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保障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1、环境保护为国民发展优先选项。
2、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定义为一种综合防治的原则,即对环境污染整体系统的防治,同时,这一原则也统摄我国环境法上的相应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3、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并有权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比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
4、新《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的“损害担责”应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另类表述。对于污染者付费原则。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全文,什么是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全文具体实施了哪些目录条例?
**环境保护法概述**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文具体实施目录包括七章,分别为:
1. **总则**:阐述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目标和适用范围。
2. **监督管理**:规定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和职责。
3. **保护和改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环境保护标准。
4.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规定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措施和要求。
5.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保障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6. **法律责任**:明确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7. **附则**:规定本法的解释权、修改权和生效日期等。
该法律共计七十条,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