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立案程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1-29 2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安局立案程序是在接到受害人的报案后,对受害人进行询问,立案等。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立案的标准是: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涉嫌犯罪,公安机关有管辖权等。
一、
公安局立案程序是什么
公安局立案程序是:
举报、受理、询问、立案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
公安局立案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公安立案的标准:
1.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2.有犯罪事实,是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3.认为没有犯罪,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三、
被公安机关立案后会留下案底吗
被公安机关立案后不一定会留下案底。
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安局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公安办案流程如下:1、受理立案。2、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3、侦查阶段可以采用强制措施。4、侦查终结。如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侦查终结后,及时将案件移交人民检察院,以便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流程是怎么样的?
公安机关立案的流程为:
(1)当事人或有关人士报案。
(2)公安机关受理报案。
(3)公安机关审查。
(4)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立案后下个程序是什么
立案后的下个程序是侦查。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还可以依法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br/>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br/>
第一百一十八条<br/>
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br/>
第一百二十五条<br/>
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br/>
第一百二十七条<br/>
询问被害人,适用本节各条规定。
<br/>
第一百二十八条<br/>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