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什么
更新时间:2023-09-09 04: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合同关系人和保险合同辅助人。保险合同出现纠纷的处理方式是先与对方进行协商,协商处理不了的可以申请第三方进行调解等。
一、
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什么
保险合同的主体分为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合同关系人和保险合同辅助人三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二、
如何处理保险合同出现的纠纷
处理保险合同出现的纠纷的方式如下:
1.协商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根据《保险法》及相关法规、合同条款的规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2.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对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发生争议时,通过协商难以达成协议,根据申请,可由国家规定的仲裁机关依法作出裁决。
3.诉讼是依法提起要求解决保险合同争议的一种方式。一方为原告,而被请求的一方为被告。如当事人一方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没有满足自己的诉讼请求或者不当时,在接到判决书的15日之内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
保险合同成立条件是什么
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
1.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
2.保险人同意承保;
3.保险人与投保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
找法网提醒您,保险合同在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达成意思一致时即告成立。保险合同成立是生效的基础条件,保险合同成立不必然导致保险合同生效。如果保险合同已经成立,但是不符合保险合同规定的生效要件,仍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在保险合同中,除了当事人双方约定生效的情况,一般在保险合同成立时即告生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保险合同的主体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保险合同的主体分为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合同关系人和保险合同辅助人三类。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的载体。
保险合同的主体分为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合同关系人和保险合同辅助人三类。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客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共同指向的对象。客体在一般合同中成为标的,即物、行为、智力成果等。保险合同虽属民事法律关系范畴,但它的客体不是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保险利益。
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的载体:
保险标的是投保人申请投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个人的寿命和身体,是确定保险合同关系和保险责任的依据。在不同的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范围都有明确规定,即哪些可以承保,哪些不予承保,哪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特约承保等。
法律依据:《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具有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不仅适用保险法,也是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
扩展阅读:
【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订立保险合同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订立保险合同主体应具备的条件有:
1、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经济能力;
2、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3、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第十一条
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
第十二条
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