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证据是否具备三性
更新时间:2023-09-19 01: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断证据是否具备三性的标准是合法性是根据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判断;真实性是根据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进行判断等。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包括电子数据,当事人陈述等。
一、
证据应该具备“三性”:
1.“合法性”,主要是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
比如说,某案件中,某女欲证明某男有婚外情,请私人侦探利用针孔摄像头拍摄的录像就存在合法性问题。因为根据法律规定,针孔摄像头是国家明令非侦查部门禁止使用的专用设备,用非法设备取的证据,自然不能被法院认定。再如,为了证明第三者与自己的配偶有婚外情,到第三者家破门而入,搜寻到的双方的情书,也因为违法行为在先,导致证据取得的非法。
2.“真实性”,主要是指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比如,为证明第三者与被告来往密切的电话清单,上面因为没有电信部门的盖章,因此,对于该通话记录的真实性,在一方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法院就很难予以采纳。对证据真实性的要求,主要在于庭审时,需要当事人将证据原件一并带上,准备接受对方质证,切不可将关键证据的原件遗忘,造成诉讼中的被动。
3.“关联性”,主要是要求出示的证据与本案争议焦点有关联,而不是与本案无关。
在夫妻双方进行离婚的时候,一般选择诉讼离婚的话一般是夫妻双方因为某些问题商议不下,或者一方愿意离婚另一方不愿意离婚。那么在这个需要通过质证来帮助法院进行判断。不过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此环节的时候拒绝质证。
二、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
1.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2.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
3.物证。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4.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和数据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
5.电子数据。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或者说,借助电子技术或电子设备而形成的能准确地储存并反映有关案件情况的一切证据。
6.证人证言。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到法庭作证的人,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是指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专门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后做出的结论,称为鉴定意见。

三、
民事证据无效的情形
当以下情况发生民事诉讼中证据无效:
1.审判员审定证据不是原件、原物,或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不相符;
2.审判员审定证据与本案事实不相关;
3.审判员审定证据的形式、来源不符合法律规定;
4.审判员审定证据的内不真实;
5.审判员审定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婚后如何判断孩子,如何判断孩子,离婚后如何判断孩子,如何判断
离婚后判断抚养权的归属的方式:一般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确定,即两岁以下法院会直接将抚养权判给女方。对于两岁以上八岁以下的孩子,由夫妻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妥善地作出裁决,八岁以上尊重孩子意愿。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结婚后如何判断孩子,如何判断孩子,离婚后如何判断孩子,如何判
夫妻离婚按照以下规定判孩子:如果孩子是不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给女方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来判定抚养权的归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婚后如何判断孩子,如何判断孩子,离婚后如何判断孩子,判断离婚
离婚后判断抚养权归属的方式:一般是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父母的经济生活水平判断的。例如,两岁以下法院会直接将抚养权判给女方。对于两岁以上八岁以下的孩子,由夫妻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妥善地作出裁决,八岁以上尊重孩子意愿。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