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陷害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1-27 1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条件是:行为人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行为人实施了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等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行为;行为人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这两种客体。
一、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权对象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
二、
报复陷害罪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报复陷害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报复陷害罪多久判刑
一般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找法网提醒,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想了解一下,报复陷害罪的构成条件包括什么
构成报复陷害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犯罪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 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报复陷害他人为目的;
3. 犯罪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 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报复陷害罪的具体处罚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刑法还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条件?
构成报复陷害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犯罪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 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报复陷害他人为目的;
3. 犯罪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 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构成犯罪的行为包括: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报复陷害罪?
构成报复陷害罪的要件包括:
1.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3.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