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同居财产的归属权
更新时间:2023-11-13 0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定同居财产的归属权的方式是同居后一方的收入归一方个人所有、共同购置的财产属于共有、继受人取得的归当事人所有、有约定归属的按照约定等。同居财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
一、
如何判定同居财产的归属权
同居期间财产归属情况如下:
1.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原则上应归该方当事人所有。
2.同居后共同购置的财产属当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确定按份共有。
3.同居后分居期间的收入或财产归各当事人所有。
4.同居后的约定财产按约定处理。
5.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归该当事人所有。
6.继受取得的财产归继受取得人所有。但买卖、互易、博彩取得的财产,当以原始资本所有人为产权人。
7.个人所有或共有权属不明的财产推定为共有财产。
二、
同居财产纠纷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同居财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同居财产纠纷怎么解决
同居财产纠纷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方式分割。我国法律规定,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
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新婚姻法同居财产归属如何认定?
属于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有:双方协议约定共有财物或共同出资购买的财物。由于同居者并未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取得结婚证,所以关系持续期间的财产不受民法典中婚姻家庭法律的调整和保护。除非双方有协议约定或者共同出资的,其余财产都视为个人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条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条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第三条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如何确定同居期间获得的财产归属?
同居期间财产的认定:
1、必须为同居期间所取得的财产;
2、依法归双方共同共有的财产。
同居期间财产的分割:
1、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应归该方所有,不参与分割;
2、同居共同购置的财产是双方共有,按份取得的,可按份分割;
3、有协议的,按协议分割;
4、没有协议的,一般由双方均等分割。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零四条规定,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零四条
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如何确定夫妻同居共同财产的归属?
同居共同财产的认定需要具有以下要件:
1、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2、其财产依法并不属于一方当事人的个人收入;
3、也不属于一方当事人专用的生活用品等。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