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购外汇罪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9-08 01: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骗购外汇罪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根据《刑法》规定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是会被判处五年到十年有期徒刑。骗购外汇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一、
骗购外汇罪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骗购外汇罪的刑事责任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九十条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
骗购外汇罪追诉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骗购外汇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说可以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则经过二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骗购外汇罪若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最高是可以判处到无期徒刑的,所以骗购外汇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认为经过了二十年之后还必须进行追诉的,要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

三、
骗购外汇罪的构成要件
骗购外汇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对象是外汇。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法律、法规及外汇管理秩序;
3.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实施了伪造海关凭证、单据的行为;实施了变造海关凭证、单据的行为;骗购国家外汇,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骗购外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骗购外汇、数额较大的行为。
4.骗购外汇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
5.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外汇管理条例》规定,骗购外汇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购买外汇所需的凭证、单据,或者重复使用购买外汇所需的凭证、单据,以及用其他方式骗购外汇,数额较大的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骗购外汇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法律怎样规定
骗购外汇罪会被追究的刑事责任: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骗购外汇,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
(二)重复使用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
(三)以其他方式骗购外汇的。
骗购外汇罪(三)以其他方式骗购外汇的司法解释
行为人构成骗购外汇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