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妥善处理员工工作失误对公司的不良影响
更新时间:2023-09-08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妥善处理员工工作失误对公司的不良影响是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进行承担责任等。员工工作失误的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的时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一、
如何妥善处理员工工作失误对公司的不良影响
员工工作出现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若是劳动合同有约定的,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
员工的工作失误导致单位损失怎么赔偿
员工工作失误导致单位损失应根据合同中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合同中无约定的应根据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经济的损失应从每月工资中扣除,扣除的工资不得超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三、
员工工作失误提起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员工工作出现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怎么处理
员工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的结果如下:
1、如果损害与劳动者的违规行为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且直接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那么公司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并且赔偿是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的;
2、或者公司可以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失误造成单位损失会扣发全部工资吗
1、工作失误造成单位损失可以扣发工资。但是用人单位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2、如果扣除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标准工资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