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层面下伪造证据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1-24 13: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律层面下伪造证据成立伪证罪,该罪的立案标准有行为人的伪证行为足以使得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伪造证据的行为造成错案等。该罪的追诉时效是10年。
一、
法律层面下伪造证据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层面下伪造证据成立伪证罪,该罪的立案标准是: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
5.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
伪证罪的追诉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伪证罪的追诉时效是10年。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有:
1.主体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2.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法伪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伪证罪立案标准为:
1、使不应当受到刑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可以导致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的;
3、已经造成了冤案、假案或者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经济犯罪分子毁灭、隐匿罪证或制造伪证的;
5、由于其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伪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具有以下情形的,应予立案: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贿赂、重大盗窃、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等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
5、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刑法如何规定
构成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的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3、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4、主观方面为故意。
《刑法》第三百零六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零六条
《刑法》第三百零六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