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协议退伙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09-08 0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伙协议退伙法律规定体现在合伙企业法的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当中,其中合伙人满足法律规定的退伙条件时,便可以申请退伙。合伙中途退出的算账方法是依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的。
一、
合伙协议退伙法律规定
个人合伙退伙法律规定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五条
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一)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二)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四)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第四十六条,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二、
合伙中途退出怎么算账
找法网提醒您,合伙中途退出算账方式如下:
1.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
2.退伙人在合伙企业中财产份额的退还办法,由合伙协议约定或者由全体合伙人决定;
3.退伙时有未了结的合伙企业事务的,待该事务了结后进行结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一条
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退伙人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相应扣减其应当赔偿的数额。
退伙时有未了结的合伙企业事务的,待该事务了结后进行结算。

三、
退伙协议书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1.退伙协议书须是退伙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如果有部分合伙人采取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是趁人之危,迫使退伙人签订退伙协议书,该退伙人不得不为之的话,就违背了该退伙人的真实意思,该退伙协议书属于可撤销、可变更协议,影响其法律效力;
3.签订退伙协议书除退伙人之外的其他合伙人必须全体一致同意;
4.退伙协议书必须对退伙的财产结算、合伙债务的承担做出公平的约定。
5.如果退伙协议书对债务责任的约定显失公平的,退伙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予以撤销退伙协议书;
6.退伙协议书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否则可能会被认为是违法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司法解释对合伙企业退伙的规定
合伙企业退伙的情形多样,具体处理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合伙协议已约定退伙事由,则按约定执行;若全体合伙人同意某合伙人退伙,可办理相关手续;若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与合伙的事由,可申请退伙;若其他合伙人违反协议,受损合伙人可要求退伙。退伙过程中可能涉及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事项,需合伙人协商处理。为确保企业运营不受影响,退伙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
合伙人的退股有什么法律规定
合伙人退股,首先需查看合伙协议约定。若有明确退伙条款,按约定执行;若无,则依法进行。具体操作上,可协商退伙事宜,如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并签订退伙协议。若协商不成,可诉诸法律,由法院裁决。退伙时需注意保护合伙企业及其他合伙人的利益,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同时,退伙人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确保退伙过程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合伙企业退伙法律规定有哪些
个人合伙退伙法律规定有:
1、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出现法定事由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2、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一)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二)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四)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