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多久受理案件
更新时间:2024-07-03 01: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七天内受理案件,立案应当制作立案报告书,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通知控告人。报案在异地且符合条件的,可以立案。
一、
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多久受理案件
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七天内受理案件。决定立案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二、
报案异地可以立案吗
异地可以报警,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
1.只要是被害人报警的,不管是向哪里的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都应该受理,并进行登记备案,如果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可以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也可以要求被害人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报警。
2.如果对方是涉嫌刑事犯罪的,则根据规定,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的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所以,虽然犯罪行为没有在本地实施,但被害人在本地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被害人的本地(即现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警,本地的公安机关必须受理并依法进行立案侦查。

三、
报警找人立案流程
报警找人立案流程是:
1.向公安机关报案,民警会根据受害情形种类制定相应的报案笔录,如治安类的、刑事类的等;
2.制作笔录的时候,要把民警询问的事情说清楚,表述得清晰,最后签字;
3.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找法网提醒您,如果是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的,应当立即以形式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安局立案多久通知对方
法院立案后要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来决定通知被告的时间。具体情况如下:
1、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2、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3、刑事案件: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报案受理后多久立案
报案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会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这些机构会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会立案;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不会立案,并且会通知控告人原因。如果控告人对不立案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后多久能够破案?
被诈骗了报警可能追回被骗的钱。公安机关刑事侦察部门、网络安全保卫部门接到报案后,会积极开展侦查工作。受害人要保留好证据,比如聊天记录等,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