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方式
更新时间:2023-08-31 09: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涉及征地纠纷的解决办法是双方当事人协商,请求第三方进行调解,向法院提起诉讼等。
一、
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方式
集体土地征收一般会获得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
二、
涉及征地的纠纷如何解决
找法网提醒您,涉及征地的纠纷如下解决:
1.请求由当地县级以上政府进行第一步协调;
2.协调双方未达成合意,则进一步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3.对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
签订征地拆迁补偿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和我们签订拆迁协议的一定要是拆迁人,具有法人资格,否则合同的签订会因为主体不明确、主体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面临无法履行的风险。
2.约定违约责任。
3.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很多拆迁项目都要求合同签订后马上腾退房屋,在交房后支付拆迁补偿款,有的项目甚至是要求先腾退房屋,然后才把拆迁补偿合同交给被拆迁企业和支付拆迁补偿款。
4.审查拆迁补偿合同是否对我们有不利的因素,有不公平的条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集体土地被征收怎么补偿的
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具体内容,包括:1.基于土地原用途和产值的土地补偿费;2.用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的安置补助费;3.根据实损计算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相关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这三个新答案合计总字数与原来的解答内容保持一致,同时核心关键词保持一致,重新表述后语义也一致。
征收集体土地补偿标准涉及到的项目有哪些?
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补偿标准是:首先在对被征收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作出补偿时,应当结合土地的具体使用用途,土地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因素补偿;其次征收土地如有青苗或者是附着物应该补偿,以及一些其他的补偿。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最新集体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集体土地房屋补偿标准的规定如下:
1. 农村房屋征收补偿费: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 农村房屋征收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 农村房屋征收奖励性补偿费: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不得任意更改。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