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标准
更新时间:2023-09-01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界定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标准应当是看是否具有侵权的事实、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否存在过错等。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受到民事诉讼时效的限制。
一、
如何界定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标准
1.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着作权人许可,不按着作权法规 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着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着作权侵权行为,既没有征得作者和其他着作权人同意,也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 使用的情形,这是对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种违反着作权法的行为。这种侵权行为既可能是对他人的着作人身权造成了损害,也可能对他人的着作财产权造成损害,还可能同时损害他人的着作人身权和财产权。
2.行为具有违法性。着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他人在使用着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着作权法及其他法律有关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其行为即具有违法性。至于不受我国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未能取得着作权的作品,或者 是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时不存在侵权问题。
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二、
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著作权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著作权侵权向哪个部门投诉的
作品被侵权找当地政府、版权局等机构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当事人申请投诉的,还应当向受理投诉的机构提交版权权利归属证明(即版权登记证明、作品原稿等)及行为人的侵权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六十条
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著作权期限内的侵权行为如何解决
著作权侵权可多渠道解决。轻微侵权可协商或调解;如证据充分,可向行政机关投诉;侵权严重或协商无果,可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请问在著作权纠纷中,如何处理侵权行为?
著作权的侵权案件的处理方式:
1. 自行和解
2. 申请调解或仲裁
3. 起诉
处理方式说明:
1.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著作权纠纷。
2. 根据仲裁协议或者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未明确仲裁条款,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 若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未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 对于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需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以及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申请保全等,均适用有关法律的规定。
如何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标准包括:
1. 主观上具有侵犯著作权的故意;
2. 客观上存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使用、出售、传播他人作品,或歪曲、篡改、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
3. 上述行为导致著作权人遭受相应的损失。
根据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上述侵权行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具体列举的侵权行为包括: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 剽窃他人作品的;
6.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