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劳动合同纠纷问题
更新时间:2023-11-11 12: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解决劳动合同纠纷问题的方式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调解,或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劳动合同里有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等。
一、
如何解决劳动合同纠纷问题
解决劳动合同纠纷问题的方式: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
2.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
劳动合同里有些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三、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行为有哪些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
1.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4.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承包合同纠纷该如何解决
针对劳动承包合同纠纷,可采取以下解决途径: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寻求和解;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寻求第三方介入调和;如仍无法解决,可依据合同约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由专家进行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最终判决。
处理劳动纠纷如何收费?
处理劳动纠纷时,具体操作如下:
1. **调解**:双方可自愿选择调解机构或第三方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后,纠纷即告解决。此方式适用于争议不大、关系需维持的场合。
2. **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按仲裁程序进行审理。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履行。仲裁费用根据争议金额累加计算,具体标准可查询当地仲裁机构规定。
3. **诉讼**:若仲裁不成或双方不愿仲裁,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用同样根据争议金额累加计算,且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充分举证,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若对判决不服,可依法上诉。
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及争议解决效果等,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