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的法定效力如何
更新时间:2023-08-22 0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电子签名的法定效力是有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对电子版的签字有一定的要求。电子签名和手写签名的区别是含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
一、
电子签名的法定效力如何
电子签名的法定效力是有效。我国是承认电子版合同的,同时也是认可电子版签字的,例如现在很多银行就是电子版签字。但是对电子版的签字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为此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
电子签名和手写签名的不同
电子签名和手写签名的区别:
1.含义不同。手写签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简单来说就是亲笔书写自己的名字。而电子签名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在电子文档上加载的电子形式的签名,可以轻松验证签约主体的身份信息和签名信息,以及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改动。
2.适用范围不同。电子签名文件的适用范围稍有局限,目前还不能适用于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而手写签名文件适用范围不限。
3.签署方式不同。在电子文件上签署电子签名,就是用私钥对电子文件及与其一起存储的电子文件消息摘要数据进行加密,包括自动签署、点击签署、短信签署、视频签署等多种方式。而手写签名在各种纸质文件上书写的签名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4.签署样式不同。电子签名一般常用的是图形图像式,即有个体特征的手写签名文字构成的图形或印章图像(但电子签名的效力并非基于图形或图像本身,而在于背后的数字证书)。而手写签名就是有个体特征的手写体文字。
5.验证方式不同。电子签名验证人拥有或可以直接访问电子签名人的数字证书(内含公钥),以验证电子文件中签名的真伪及签名人的身份。

三、
电子签名具体步骤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电子签名具体步骤如下:
1.将报文按双方约定的Hash算法计算得到一个固定位数的报文摘要。在数学上保证,只要改动报文中任何一位,重新计算出的报文摘要值就会与原先的值不相符。这样就保证了报文的不可更改性。
2.将该报文摘要值用发送者的私人密钥加密,然后连同原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者,而产生的报文即称电子签名。
3.接收方收到电子签名后,用同样的Hash算法对报文摘要值进行计算,然后与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进行解密,并同解开的报文摘要值相比较,如相等则说明报文确实来自所称的发送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电子签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律应如何规定
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在民事活动中,合同或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使用电子签名或数据电文。为了确保电子签名的可靠性,它必须满足四个核心标准: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签名未改、原文未改。此外,电子签名产品必须借助身份认证、时间戳、加密算法等先进技术手段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子签名在法律上得到认可,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书,如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以及公用事业服务如供水、供热、供气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适用电子文书的情形,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电子合同中,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如何保障
电子合同的签名如果具备可靠条件,具有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即成立。订立电子合同时,可以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行为无效的除外。同时,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样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如何规定P2P借款合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中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保障是:电子签名,能够标识签署人、签署时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有效电子签名要求;身份经过第三方有效认证,满足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数据电文原件,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容完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