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认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

更新时间:2023-11-03 19: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的确认方法是行为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婚前协议未经公证不会被视为无效协议,不会影响其效力。
一、

如何确认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

婚前协议未经公证是否会被视为无效协议

  婚前协议未经公证不会被视为无效协议,未做公证不会影响婚前协议效力。婚前协议只要满足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形式要件齐全等法定条件,就是有效的。即书面协议无论是否做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只是,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证明力上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婚前协议

三、

婚前协议离婚后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找法网提醒您,婚前协议离婚后具有法律约束力。婚前协议书,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则协议书在离婚时仍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归各自所有、部分归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803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婚前合同的法律效力怎样认定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是: 1、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及于且仅及于双方约定的财产范围和当事人; 2、婚前财产协议自双方均签字或盖章时,产生效应的法律效力,双方另有约定的
如何写婚前协议书才能起到法律效力
婚前协议书写的时候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才会起法律效果:1、双方签订协议的时候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双方意思表示真实;3、婚前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法律
如何签订婚前协议才有法律效力
双方签订的婚前协议需要符合以下要件才具有法律效力:<br/> 1、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br/> 2、双方意思表示真实;<br/
婚前协议的法定效力如何认定
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认定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行为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人没有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怎样认定
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认定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行为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人没有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
如果16年没有还手机,会有什么后果?
你好,你问的是什么事情呢
个人缴纳社保,60岁以后退还本金?
社保一般是不能退的。只有出现规定中的特殊情况才可以退款。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却已身故,并且其户口已在公安机关注销的情况下可以退保退款。当居民已经办理出国定居手
法院判处的罚款,要多久才能恢复真信
一般是一个星期内会有结果
诈骗17万能追回吗?
怎么被骗的?是否有对方的个人信息
二婚男方要求女方上交所有工资
在以下情况下,女方可以拒绝上交工资:1.如果上交工资会严重损害女方的个人权益或生活需要;2.如果男方要求上交工资的行为存在强迫、威胁等不法手段;3.如果女方认为
银行卡只收不付可以扣房贷吗
针对银行卡只收不付问题,若因密码错误或身份信息不完善导致,应及时到银行柜台解冻或更新信息。若因债务问题被司法冻结,需偿还债务后申请解冻。若因涉赌、诈骗或洗钱被公
我的刑事案件罚金没交,法院冻结零钱后划扣了,又寄来了结案通知书。微信能解开了吗
微信零钱被法院冻结后,若罚金已缴纳,可联系法院确认并申请解冻;若认为冻结有误,需准备相关证据向法院提出申诉。具体操作包括联系法院执行部门、提交申诉材料、等待法院
就是之前报考的驾校,之前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补考费是自己出的,能不能退钱,退钱有没有时间限制的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与驾校协商退费或向主管部门投诉。建议先尝试与驾校沟通,若沟通无果,再考虑向交通运管局等主管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