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程序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10-01 0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疗纠纷调解的程序是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受理后,进行赔偿调解。医疗纠纷的解决方法有双方协商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一、
医疗纠纷调解程序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调解需要的程序:
1.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2.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十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3.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必要时可以进行医疗技术鉴定;
4.依据鉴定结果,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进行赔偿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二、
医疗纠纷解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解决医疗纠纷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不以医疗事故鉴定为前置的原则,医疗纠纷不同于医疗事故,不以鉴定为前提;
2.医患双方地位平等原则,我国民法中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坚持过错原则,双方当事人依照其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三、
如何应对医疗纠纷的解决方案
1.医疗纠纷的双方可以自愿协商;
2.医疗纠纷的一方或双方可以申请人民调解;
3.申请行政调解;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尊重客观事实。医患双方应当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要求,不得有违法行为。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对分歧较大或者索赔数额较高的医疗纠纷,鼓励医患双方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纠纷的调解程序怎么走
(一)调解流程:产生医疗纠纷,首先建议医疗纠纷双方先进行调解,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调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进行调解。(二)司法鉴定流程:如果纠纷不能成功调解,那么可以进行司法鉴定,根据司法鉴定结果走法律程序进行处理。(三)法律诉讼流程:司法鉴定之后可以进行法律诉讼,法院判决之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第三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是:
1、医患双方可以采取协商、调解、诉讼方式解决;
2、情节严重,属于重大医疗纠纷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引导解决。
纠纷解决后,对于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者依法达成的协议书,当事人应当履行。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第二十八条
发生重大医疗纠纷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卫生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引导医患双方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