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拖欠离职员工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12-13 02: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资拖欠离职员工的处理方法是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

工资拖欠离职员工该怎么办

  公司拖欠离职员工工资处理方法如下: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

拖欠工资的欠条有用吗

  拖欠工资打的欠条有效。公司欠工资打欠条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果公司没倒闭的,不用欠条也没有问题,写了欠条只能按民事程序去要求欠款了,没有欠条可以程用劳动仲裁来要求工资的。

  如果说对于工资打欠条想要有用的,则必须要符合以下的要件:

  1.欠款双方的身份信息;

  2.是欠款的具体金额;

  3.是欠款的事实。也就是说要对老板拖欠工资的这个事实有一个比较详尽的描述,如果没有这些要件的话,那么这个欠条是在法律上不一定会产生法律效力。

工资离职员工

三、

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找法网提醒您,拖欠工资属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社会保障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875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员工辞职后,老板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1、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3、或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员工离职工资拖欠怎样办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1、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3、或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老板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你好,拖欠工资可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维权
离职被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若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的,劳动者的维权方式包括: 1、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2、或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则依法向法院起
我离职了,工资拖欠怎么办
你好,到公司所在地劳动仲裁,需要收集上班证据
拖欠工资,应该怎么办
遭遇拖欠工资维权可以先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其立案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法律依据:
拖欠工资,应该怎么办
你好 大概欠了你多少钱
老板故意拖欠离职员工工资,该怎么办?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
并签订了租车合同,这份合同有效吗?
一般来说是有效的,因为签订合同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驾照只是影响了该合同的履行
租赁合同中没有写甲醛的问题,可以起诉吗?
你们是否已经签署和解方案?按照和解方案正常主张即可
头部工伤缝了六针能赔偿多少
头部工伤缝了六针,详细沟通
去年我打牌输几万,今年发现去年有几个人打了我的假要怎么办
针对您的遭遇,可报警或寻求法律诉讼。选择报警可迅速得到警方帮助,调查取证;法律诉讼则针对具体损失寻求赔偿。建议先咨询专业律师,明确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老板没有和我签定劳动合同,但是老板压了我1000块钱的押金,他没同意我直接走他会不会不给我押金
您可以选择与雇主协商或向劳动部门投诉来处理押金问题。若协商无果,建议及时向劳动局举报,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别人知道我的名字和号码他说他给我的手机充值,拿到电地址,能去法院调取我的信息
法院在调查案件事实、执行判决或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法调取个人信息。这通常涉及正式的诉讼程序、法院命令或相关法律规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