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单位不赔偿要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23-10-30 12: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单位不赔偿的处理方式是可以先由工伤保险基金进行赔偿,然后再向用人单位进行追偿。发生工伤后,劳动者可以主张的赔偿包括医疗费、生活护理费、辅助器具费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
一、
工伤单位不赔偿要如何处理
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不赔偿,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再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
二、
工伤赔偿的种类有哪些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三、
工伤赔偿纠纷在哪里申请仲裁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仲裁地点根据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的履行地进行确定,劳动仲裁管辖权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劳动合同履行地,一个是用人单位所在地,上班地点属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用人单位所在地属于公司注册地。职工想要申请劳动仲裁的,可以在公司注册地或上班地点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提交申请。
劳动仲裁机构在决定是否受理仲裁申请,需要考虑是否拥有管辖权。对于不具有管辖权的劳动纠纷,仲裁机构不能受理,并需要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单位工伤不赔偿怎么处理
工伤不给赔偿,可以对该单位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必须根据工伤等级要求该单位进行赔偿,例如医药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等。
劳动申请鉴定和索要赔偿的具体时间是在一年以内,可以自己向单位索要,如果拒绝支付,可以向劳动仲裁和鉴定机构协调,重新鉴定或者把通知书的内容给自己一份,一定在一年之内。
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候受伤的,用人单位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当事人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第2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即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所发生的工伤,用人单位是直接的赔偿责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用人单位拒绝赔偿或无法赔偿的情况下,劳动者便索赔无门。
因为《社会保险法》第41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
”根据《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6条第2款之规定,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和有关材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即当劳动者发生工伤遇到“无人管”时,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职工受到工伤后,公司不按规定赔偿的,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为自己维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先申请工伤认定企业作为申请人,在职工发生事故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职工作为申请人,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提醒注意:要是企业没在规定的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职工千万记得要在1年内去申请工伤。
等工伤认定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单位不承认工伤时要是职工或者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否认是工伤的,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
如用人单位没有有力证明的,应当承认工伤。
能协商就双方协商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能够坐下来协商的,就双方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单位履行了赔偿义务,受害人无须再经过其它程序。
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双方协商不了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
向法院进行起诉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不负担工伤赔偿怎么处理
工伤不给赔偿,可以对该单位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必须根据工伤等级要求该单位进行赔偿,例如医药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等。
劳动申请鉴定和索要赔偿的具体时间是在一年以内,可以自己向单位索要,如果拒绝支付,可以向劳动仲裁和鉴定机构协调,重新鉴定或者把通知书的内容给自己一份,一定在一年之内。
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候受伤的,用人单位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当事人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第2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即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所发生的工伤,用人单位是直接的赔偿责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用人单位拒绝赔偿或无法赔偿的情况下,劳动者便索赔无门。
因为《社会保险法》第41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
”根据《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6条第2款之规定,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和有关材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即当劳动者发生工伤遇到“无人管”时,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职工受到工伤后,公司不按规定赔偿的,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为自己维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先申请工伤认定企业作为申请人,在职工发生事故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职工作为申请人,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提醒注意:要是企业没在规定的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职工千万记得要在1年内去申请工伤。
等工伤认定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单位不承认工伤时要是职工或者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否认是工伤的,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
如用人单位没有有力证明的,应当承认工伤。
能协商就双方协商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能够坐下来协商的,就双方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单位履行了赔偿义务,受害人无须再经过其它程序。
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双方协商不了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
向法院进行起诉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工伤不赔偿怎么处理
认定为工伤后用人单位不予赔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