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时效究竟是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3-10-05 01: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算,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保护。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是有请求权的存在,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
一、

民事诉讼时效究竟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找法网提醒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

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民事诉讼时效

三、

民事诉讼时效过期怎么办

  民事诉讼时效过了,权利人同样可以提起诉讼维权,但如果对方当事人以已过诉讼时效提起抗辩,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案件诉讼请求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但当事人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不能够主动向当事人释明,指导或引导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更不能直接援引诉讼时效制度,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有效
对于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期是三年。在此期间,债权人可以选择与债务人协商还款,或者申请调解、提起诉讼等维权方式。协商旨在双方自行达成一致;调解则通过第三方协助双方和解;而诉讼则是通过法院的判决来解决纠纷。请注意,及时行使权利,确保在诉讼时效期内进行维权操作。
民事诉讼时效有多久?
关于民事诉讼,其时效通常为3年。在此期间内,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快速解决纠纷;也可以选择通过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以达成双方满意的调解协议;若需要,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判决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民事法律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民事追诉期3年。一般案件3年内须起诉,特殊案件如身体伤害赔偿等1年内须起诉。起诉后需经法院立案、审查、受理、排期开庭、审理及判决等程序,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直接进行报警处理,
你好,可以讲一下案件具体情况以及您的诉求
刘朋印律师
刘朋印律师
15分钟前
你好,可以讲一下案件具体情况以及您的诉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可以只起诉一个欠款人。在欠条上两人签名,若未明确各自债务份额,属于连带债务,债权人可要求任一债务人承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