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需要几人参与
更新时间:2023-11-08 06: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共同犯罪需要两个及以上人员参与,最少为两人,认定的条件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主观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行为上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由此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一、
共同犯罪需要几人参与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在实践中,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定共同犯罪需要符合以下3个条件:
1.犯罪主体: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以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单位。
2.客观方面:各个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主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二、
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分类
找法网提醒您,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分类有:
1.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前者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本可以由一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后者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
2.事先(事前)共犯与事中共犯。前者是指事前有同谋的共犯,即共犯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形成。后者即指事前无同谋的共犯,共同犯罪人的共犯故意,是在实行着手之际或犯罪过程中形成的。
3.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简单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实行某一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共犯人都是实行犯,不存在组织犯、帮助犯、教唆犯问题。而复杂共犯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犯罪分工的共同犯罪,不仅存在直接着手实施共犯行为的实行犯,还有组织犯或教唆犯或帮助犯的分工。
4.一般共犯与特殊共犯。一般共犯是指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共犯人是为实施某种犯罪而临时结合,一旦犯罪完成,这种结合便不复存在。

三、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区别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区别如下:
1.前者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后者犯意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2.前者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后者参加人都有犯罪意图和相应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想咨询一下,共同犯罪是几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一)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以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
(二)客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三)主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构成共同犯罪。
我想问一下共同犯罪需要多少人才能构成
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
1、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数量要求,是必须二人以上。可以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单位,还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共同实施犯罪;
2、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是各共犯人或单位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第二十五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我想问一下共同犯罪需要多少人才能构成
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
1、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数量要求,是必须二人以上。可以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单位,还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共同实施犯罪;
2、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是各共犯人或单位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第二十五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