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关系侵权法律规定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05 07: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相邻关系侵权法律规定是相邻权利人可以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原则处理相邻关系等。相邻侵权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一、
相邻关系侵权法律规定有什么
关于相邻关系侵权的法律规定是: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二、
相邻侵权诉讼时效是半年吗
找法网提醒您,相邻侵权诉讼时效不是半年。
因相邻权纠纷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是有时效限制的,诉讼时效是3年,但如果是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的主张,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相邻权纠纷诉讼费是多少
相邻权纠纷诉讼费是100元到500元,具体根据当地法院的收费标准来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
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找法网提醒您,如果是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或者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邻权纠纷的法律依据
相邻权纠纷可依法处理。具体操作包括:1. 协商解决,双方直接沟通达成共识;2. 调解处理,邀请第三方参与调解;3. 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方式,高效解决纠纷。
相邻采光权权法律规定
采光权是相邻权的一种权益,当相邻权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原告通常是指居住或承租的房屋被临近的建筑物遮挡,导致采光受阻或不能采光的个人或单位。处理相邻关系时,应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如果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如果没有规定,则可根据当地习惯进行处理。建造建筑物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邻接权和著作权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法律规定
邻接权与著作权存在以下区别:
1. 权利范围不同,著作权的权利范围更广泛;
2. 主体不同,邻接权的主体多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著作权的主体多为自然人;
3. 客体不同,邻接权的客体是传播作品过程中产生的成果,而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本身。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1.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此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图书出版者在出版图书时应当与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相应的报酬。同时,使用他人作品进行演出时,表演者和演出组织者都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