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如何处理执行异议

更新时间:2023-08-26 00: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法律规定处理执行异议的方式有裁定驳回、中止执行、解除查封等措施以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等。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异议时要提交的材料有身份证明、相应的证据等。
一、

法律规定如何处理执行异议

  法律规定按照如下方式处理执行异议:

  1.裁定驳回。当事人虽然提出了执行异议,但却没有提供必要的理由和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即应认为执行异议理由不成立,裁定予以驳回;

  2.中止或停止执行。申请执行的异议成立的,可以中止执行或停止执行;

  3.解除查封、扣押措施或继续执行。提出的异议一时难以确定是否成立,案外人已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的,可以解除查封、扣押措施。申请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的,可以继续执行;

  4.进行再审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若审理后,认为案外人的异议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程序,用书面通知驳回案外人的异议。反之则变更裁决。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二、

提出执行异议的材料

  找法网提醒您,异议人提出执行异议或者复议申请人申请复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载明具体的异议或者复议请求、事实、理由等内容,并附下列材料:

  1.异议人或者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2.相关证据材料;

  3.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执行异议

三、

提起执行异议的事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利害关系人提出执行行为异议:

  1.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违法,妨碍其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债权受偿的;

  2.认为人民法院的拍卖措施违法,妨碍其参与公平竞价的;

  3.认为人民法院的拍卖、变卖或者以物抵债措施违法,侵害其对执行标的的优先购买权的;

  4.认为人民法院要求协助执行的事项超出其协助范围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

  5.认为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人民法院违法执行行为侵害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处理承租人在租赁期内提出执行异议?
承租人在租赁期内有权利提出执行异议,阻止交付房屋。法院执行租赁房屋时,承租人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要求继续履行房屋租赁行为。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另外,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若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十五日内进行审查。若异议理由成立,将裁定撤销或改正;若理由不成立,则裁定驳回。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如果法院如何处理执行标的异议?
你好,这个需要看对方是否提出执行异议之诉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法院对执行异议如何处理
法院对执行异议如何处理
对执行异议的处理
对执行异议如何处理
对执行异议如何处理
对执行异议的处理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案件当中当事人具体做了什么事,可以描述一下,给您具体分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在公路内侧到施工门口安装道闸,要确保不违反道路管理等相关法律。首先要确认安装是否会影响交通安全、妨碍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0分钟前
关于租号被禁言要求赔偿的问题,我的分析如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游戏账号租借行为本身存在法律风险。根据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6分钟前
您好,我理解您的情况。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工伤职工继续缴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社保卡没激活金融账户,一般不能在外地柜台取钱。因为未激活金融账户,该功能无法使用,钱取不出来。解决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别人砸了你车,这属于故意损坏财物的行为。你要及时保留好现场证据,比如拍照、录像,记录车的受损情况。可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0分钟前
关于您反映的干旱导致居民饮水困难的问题,我理解这确实是个很棘手的情况。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主要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