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罪的立案的标准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08-14 1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欺诈罪的立案的标准是诈骗的财产达到三千元以上,一般是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等。
一、
欺诈罪的立案的标准是怎样的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
诈骗罪是怎么构成的
找法网提醒您,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
诈骗罪的追诉期是多久
诈骗罪的追诉期一般为5年。诈骗罪追诉时效是从犯罪的最后一次诈骗时开始计算,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5年。前提是当年公安机关没有立案,对于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的案件,不适用追诉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有什么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是:
1. 个人诈骗受害人财物3000元-10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2.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诈骗罪,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4. 对于诈骗罪的数额标准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消费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如下:
1. 欺诈消费者2千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的条件:
1. 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2.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
3. 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消费欺诈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事欺诈如何认定立案标准是:实施了欺诈的行为,如果诈骗的数额达到3000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具体标准如下:
1.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2.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3.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