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回避申请应满足哪些条件
更新时间:2023-11-08 0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仲裁员回避申请应满足的条件主要包括仲裁员是本案当事人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私自会见当事人等。仲裁员回避程序是当事人提出申请、仲裁秘书会将回避申请书及时转送仲裁委员会等。
一、
仲裁员回避申请应满足哪些条件
仲裁员回避申请应满足的条件如下: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的请客送礼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二、
申请仲裁员回避的程序是怎样的?
仲裁员回避程序如下:
1.提交书面申请。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载明申请回避对象,说明申请回避所依据的具体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申请回避应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如果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
3.处理流程: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仲裁秘书会将回避申请书及时转送仲裁委员会,由仲裁委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法作出处理结果。对于符合回避条件的,则决定予以回避,被申请回避的仲裁员退出案件审理;对于不符合回避条件的,则决定驳回申请。

三、
劳动争议仲裁员需要什么条件
成为劳动争议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曾任审判员的;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册。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曾任审判员的;
(二)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三)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
(四)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步骤
1、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当事人的回避申请既可以用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提出。
2、自行回避。自行回避即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仲裁员的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该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的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十六条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申请劳动仲裁员回避可以口头形式吗?
当事人可以申请对方人员回避,仲裁员又可以自行回避。仲裁员的回避是指仲裁员具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的情形后,依照法律的规定,自行申请退出仲裁庭,或者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退出仲裁庭。
回避制度是仲裁制度的基本制度之一,仲裁机构实行回避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权利,保证仲裁员公正处理案件的一项重要制度。规定回避制度的意义正在于避免仲裁员的徇私舞弊、枉法裁决情况的出现,以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