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内个人摔倒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更新时间:2023-10-22 2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上班时间内个人摔倒是属于工伤范畴的。受伤职工申请工伤赔偿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的决定书;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等。工伤赔偿纠纷的仲裁时效是一年。
一、
上班时间内个人摔倒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上班期间自己摔倒算工伤。
1.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造成人身损伤的,算工伤;
2.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前后的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造成人身损伤的,应当算为工伤;
3.在上班期间自己摔倒,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的,应当算工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
申请工伤赔偿需提供哪些证据和资料
申请工伤赔偿需提供如下证据和资料:
1.用人单位与职工的身份证明;
2.劳动合同;
3.工伤认定决定书;
4.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5.有关工伤医疗的资料;
6.支出医疗费、康复费等费用的单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
工伤赔偿纠纷的仲裁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仲裁时效是一年。就工伤赔偿和用人单位产生争议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未到上班时间但是已经到公司突发疾病死亡属于工亡么?
若员工在非工作时间但已到达公司突发疾病死亡,工伤认定会相对复杂。但是,如果这种突发疾病与工作有直接关系,例如是职业病发作,那么可以争取申请工伤认定。如果不是工作原因导致的疾病,仍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医疗赔偿来寻求帮助。在申请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如医疗记录、工作证明等,并向相关部门或法院提出申请。为确保权益得到最大保障,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上班时间突发精神疾病作工伤吗?
工作期间突发精神疾病的情形通常不被认定为工伤。对于这种情况,建议:1.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个人健康;2.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向公司申请病假;3.咨询专业律师,了解个人在法律上的权益保障;4.如果有证据表明工作因素导致了精神疾病的加重,可以考虑申请工伤认定。具体的操作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
工作场所突发疾病是否属于工伤,有没有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同时也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导致疾病突发的话,则一般情况下是会被认定为工伤。同时患职业病的,也属于工伤。发生工伤后应尽快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由用人单位提出,不提出的,职工本人或亲属可以提出。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根据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